在中国汉字文化中,“卩”(拼音:ji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偏旁部首,它的形象来源于象形文字,原本用来表示支撑、扶持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含有“卩”的字并不多见,但每个字都包含着独特的意义和历史渊源。
一、“卩”的介绍
“卩”部是《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之一,在该字典里只有两个字归入这个部首。《说文解字》解释“卩”为危也。“卩”是会意字,其本意是指人侧身站立的样子,形容身体不稳的状态,后来引申出支撑之意,并作为偏旁构成其他汉字。它由两画组成:横折/横撇、竖。
二、含“卩”的常见字及读音
助 “勲”,拼音:zhù;
释义:帮助、辅助;
结构:“力+卩”;
部首:“力”;
笔顺:横、竖提、撇、捺、横折钩、竖;共6划;
字义:本义指用力量去支持或帮助别人做某事。
勋 “勲”,拼音:xūn
释义:功勋、功劳;
结构:“员+卩”;
部首:“力”;
笔顺:点、横、撇、点、撇、点、撇、捺、横折钩、竖;共10划;
字义:古代指帝王封赏给有重大贡献的人的一种荣誉称谓,后泛指杰出的成绩或者成就。
协 ,拼音:xié;
释义:协同合作;
结构:“十+卩”;
部首:“十”;
笔顺:横、竖、横折、横、横折钩、竖;共6划;
字义:协调一致地行动或工作,强调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卩”字旁相关字的一些简单介绍,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各有特色,体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这些字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更多词汇知识,更能够让我们深入体会到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希望读者们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能够对这部分内容有所收获!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