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王”字旁:那些我们熟悉的和不那么熟悉的字们》
在中华汉字文化中,“王”字旁作为独体字作偏旁时,称作“王字旁”,也称为“玉字底”。它的原型是古代的斧钺,象征着王者至高无上的权力。
一、王字旁的基本介绍
1)结构:“王”字旁由三横一竖构成,上两横短,第三横最长。
2)部首:以“王”为部首的字有93个,如环、班、珠等。
3)笔顺:先写上横,再写下横,然后中间一横,最后是竖。
4)造字: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王字本意为古代帝王所戴之冕,引申为君主、首领之意,又特指周朝姬姓国君及后世诸王朝代最高统治者。“王”字旁多与玉石相关联,如珍、瑶、球等。
5)字义:以“王”为部首的字通常具有珍贵、美好之意。
二、“王字旁”的代表字解读
1)珠:珍珠,珠宝。笔画数8,部首王字旁,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释名·释首饰》记载:“其圆重者曰珠。”说明珠原是指圆形沉重的宝物。
2)玲:形容词,指声音清脆悦耳或物体精巧细致。《广韵》中有记载:“玲,玉声也。”表示玲最初指的是玉石碰撞发出的声音。
3)班:名词,可指班级,也可指工作中的轮换制度。《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到:“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这里的“治兵”就是整理军队的意思,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排班次。
通过本文对“王”字旁的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偏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在中国汉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国汉字的魅力吧!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