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汉字“三点水”偏旁的那些事儿
在汉字中,“三点水”的正式名字叫“氵”,是十分常见的偏旁之一,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象水流形”。它由三个点组成,这三个点既表示了水滴的形象,也象征着流动之态。“氵”的书写规则为先中间后两边,即先写竖折钩,再写左边一点,最后写右边一点。
以“氵”作为偏旁的字数量庞大,有江河湖泊,也有波涛汹涌;有海洋潮汐,还有雨雪霜冻;有灌溉浇灌,更有清洗浸泡……例如:
一、“江河湖海”组
江(jiāng):长江,珠江等。
河(hé):黄河,淮河等。
湖(hú):西湖,洞庭湖等。
海(hǎi):黄海,东海等。
二、“波涛汹涌”组
波(bō):波浪,波纹。
涛(tāo):波涛,洪涛。
汹(xiōng):汹涌澎湃。
涌(yǒng):泉水涌出。
三、“雨雪霜冻”组
雨(yǔ):雨水,暴雨。
雪(xuě):雪花,瑞雪。
霜(shuāng):秋霜,白霜。
冰(bīng):冰块,结冰。
四、“灌溉浇灌”组
灌(guàn):灌溉农田。
浇(jiāo):浇水养花。
渠(qú):渠道输水。
渍(zì):污渍,浸渍。
以上这些字都是通过“氵”与不同声符结合而来的会意字或形声字,其本意均和“水”有关联,如“河”字,《说文解字》注释:“河,河水也。”其中“可”表音,“氵”则指代河流;又如“液”字,液体之意,“夜”作声符,“氵”则形象地说明该物质具备流动性……
然而,也有一些特例,比如“池”(chí)、“泊”(pō),它们虽含有“氵”,但已经逐渐引申出了更广泛的意义,不再仅仅局限于与“水”相关的含义。因此,我们学习汉字时应当注重了解每个字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以便准确掌握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