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它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这首诗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因其韵律优美、易于吟诵,也成为了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作品。以下是《咏鹅》的全文及其拼音: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首先,诗的前两句“鹅,鹅,鹅”以重复的语气和节奏,模拟了鹅鸣声的清脆悦耳,给人一种亲切感。接着,“曲项向天歌”描绘了鹅昂首向天,仿佛在欢快地歌唱。这里不仅展现了鹅的姿态,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由、高洁的向往。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通过对鹅毛色和所处环境的描绘,构成了一幅鲜明的画面。鹅毛的洁白与绿水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鹅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红掌拨清波”描绘了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红掌在清波中拨动,既生动地展现了鹅的动态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红掌与清波的结合,也象征着热情与宁静的和谐统一。
在艺术表现上,《咏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对仗工整:诗中的对仗如“鹅,鹅,鹅”与“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与“红掌拨清波”,使诗歌的韵律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
画面感强: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
-
寓意深刻:诗中不仅描绘了鹅的形象,还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总之,《咏鹅》这首古诗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吟诵这首诗,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pinyin/51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