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弟子规全文拼音和解释
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基础。其中,《弟子规》作为一部古代家训,以其简洁明了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影响了无数人的成长。本文将为您呈现《弟子规》的全文拼音及其详细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一、《弟子规》全文拼音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见闻。
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不敬,无礼。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话,切莫信。
年方少,勿学老。
幼而学,老而不衰。
首孝悌,次见闻。
有余力,则学文。
亲仁,余力学文。
子不学,非所宜。
幼而不学,老何为?
有为,人皆笑。
勤有功,戏无益。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丧尽,哀杖绝。
祭之时,齐戒严。
勿亵玩,祭器存。
事死者,如事生。
二、《弟子规》解释
首孝悌,次见闻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做人的根本。随后,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
谨而信,泛爱众
言行举止要谨慎,言语要真诚,对待众人要宽容大度。
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亲近有道德的人,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不敬,无礼
不尊敬他人,缺乏礼仪,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年方少,勿学老
年纪轻轻时,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幼而学,老而不衰
从小学习,到老都不会衰败,这是保持智慧的方法。
首孝悌,次见闻,有余力,则学文
再次强调孝顺和友爱的重要性,并提倡广泛学习。
亲仁,余力学文
亲近有道德的人,并在余力之时学习文化知识。
子不学,非所宜
子女不学习,是不符合常理的。
勤有功,戏无益
勤奋努力会有成就,而沉迷玩乐则无益。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唤时,要及时回应,不要拖延。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有命令,要尽力去执行,不要懒散。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的教导,要虚心接受,并心存敬意。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责备时,要顺从,不要顶撞。
冬则温,夏则清
冬天要保暖,夏天要清凉。
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时要告知父母,回家后要面见父母。
居有常,业无变
居住的地方要有规律,职业也要稳定。
事虽小,勿擅为
即使事情很小,也不要擅自做主。
物虽小,勿私藏
即使物品很小,也不要私自藏匿。
亲所好,力为具
父母喜欢的东西,要尽力准备。
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不喜欢的东西,要谨慎处理。
身有伤,贻亲忧
自己的身体有伤,会给父母带来忧虑。
德有伤,贻亲羞
自己的道德有缺陷,会让父母感到羞愧。
亲爱我,孝何难
父母爱我,孝顺他们有什么困难呢?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憎恶我,孝顺他们才更显贤德。
亲有过,谏使更
如果父母有过错,要劝他们改正。
怡吾色,柔吾声
在劝谏时,要保持和颜悦色,声音温柔。
谏不入,悦复谏
如果第一次劝谏没有效果,要保持耐心,再次劝谏。
号泣随,挞无怨
如果父母不听劝告,要跟着哭泣,即使被鞭打也不要怨恨。
亲有疾,药先尝
父母生病时,要先尝试药效。
昼夜侍,不离床
日夜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时常悲伤。
居丧尽,哀杖绝
守丧期满,哀悼之情才能停止。
祭之时,齐戒严
祭祀的时候,要严肃认真,戒除杂念。
勿亵玩,祭器存
祭祀用的器物,不要随意玩弄。
事死者,如事生
对待去世的人,要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
以上就是对《弟子规》全文拼音及其解释的详细介绍,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读者对这部经典家训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pinyin/514748.html